当前位置:主页 > 商业资讯 >

新战友,请查收“习服指南”_当前短讯

发布时间: 2023-04-03 09:47:36 来源:解放军报

新战友,请查收“习服指南”

■刘小云 陆翔宇


(资料图)

新兵入伍后,生活环境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不同兵种、不同地域的新兵,还可能面临缺氧、寒冷、眩晕、噪声等挑战。如果不能很好适应,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降低军事训练效率。循序渐进开展有针对性的习服训练,可以逐渐增强新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军事训练中。西部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整理总结了一些习服训练的方法,分享给战友们。

缺氧习服。高原低氧环境会导致机体组织和细胞携氧或用氧能力不足,进而引起机体呼吸、循环、血液等多系统生理或病理性改变。初进高原者如不遵循科学习服策略,如心理状态不佳、进驻速度过快、过早开展高强度运动等,都可能引发急性高原病,甚至危及生命。新战友进驻高原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环境习服。

一是阶梯式进驻。控制登高速度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有效措施。战友们初次进驻高原时,尽量避免乘坐飞机直达高海拔地区,可以先在中海拔地区进行习服。当机体对低氧环境有一定的习服后,再到达预定高度。抵达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后,建议每天登高尽量不要超过500米。

二是适应性训练。官兵到达高原后,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军事训练。初期多休息、少运动,待身体逐渐适应高原环境后,量力而行开展体能训练。

三是心理测评与心理干预。心理过度紧张焦虑也是急性高原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对上高原前有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状态的战友,适时开展心理测评和心理干预,也是高原环境习服的有效措施。

四是适当用药促习服。对于需要急进高原的战友,通过合理用药,有助于促进低氧习服。官兵在急进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时,可遵医嘱提前1天应用乙酰唑胺或地塞米松,并在到达目的地2天后停药,以预防急性高原病发生。

寒冷习服。驻高原寒区的战友和从事潜水专业的战友分别面临寒区环境和水下低温的挑战,可提前进行冷习服训练。冷习服是机体长期接触寒冷环境后产生的一种适应现象,表现为人在寒冷环境中的作业时间延长、精细操作能力增强、冷损伤发病率降低等。冷习服训练方法包括耐寒体能训练、冷水浸泡训练、冷空气锻炼等。冷习服训练应该具备足够的寒冷刺激强度,如进行冷水浸泡训练时,可用3℃~5℃的冷水浸泡手、足,每次10分钟;进行冷空气锻炼时,建议在室外活动时间超过6小时,锻炼过程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避免发生寒冷损伤。进行冷习服训练时,还要遵循环境温度逐渐降低、训练时间逐渐加长、体力负荷逐渐增加等循序渐进的原则。获得冷习服后,要继续坚持耐寒锻炼,以巩固冷习服效果。同时,在冷习服训练期间,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适当增加脂肪、维生素、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的供应,以保证冷习服的营养物质基础。

噪声习服。急性暴露于枪炮脉冲噪声,或慢性暴露于不同类型军用装备的高噪声环境,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增强处于噪声环境人员的抗噪声危害潜能,是预防听力受损较为有效的措施。研究发现,中等强度噪声反复刺激导致的听觉疲劳可逐渐恢复;进行低强度非损伤性噪声习服,对处于高强度噪声环境中的听觉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新战友进入强噪声作业环境前,先接受85~95dB(A)声压级、中心频率约0.5kHz的低强度娱乐噪声(建议每天4~6小时,连续进行7~10天),以增强对高强度噪声的耐受性。

前庭习服。在飞行器、舰艇、装甲车等舱内作业的新战友,可能会遭受晕动症的困扰。晕动症是因环境异常运动刺激引起前庭功能短暂性障碍,进而导致的一系列生理反应,如恶心、呕吐、冷汗、头晕等。前庭习服训练,是缓解晕动症的有效方法,主要是让机体不断接受外界刺激,逐渐降低前庭功能的敏感性,从而改善晕动症状。前庭习服训练主要包括抗晕操、旋转秋千、弹跳板、固定旋梯、固定滚轮、浪桥等。训练场地和训练器材受限时,也可采用前庭功能训练,改善中、重度晕动症。前庭功能训练主要包括凝视训练(在眼球正前方约90厘米处设固定视靶,头部以一定的频率左右或者上下摆动,保持眼球紧盯视靶)、静态姿势稳定性训练(睁眼双足站立、闭眼双足站立、睁眼单足站立、闭眼单足站立)和动态姿势稳定性训练(坐姿左右侧屈、双腿连续纵跳、抱膝前后滚、仰卧左右侧滚、抱膝左右滚、抱膝螺旋滚)。需要强调的是,前庭习服训练具有时效性,习服产生后只存在数周至数个月。只有持续训练、不断刺激,才能长期保持习服效果。

▲本文刊于4月2日解放军报07版

标签:

为您推荐

随机阅读
  • 最新资讯
  • 热门资讯
财经